
水是我們生產生活最不可或缺的資源,但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快速發展,水體遭到嚴重污染,水污染造成的水資源短缺已成為現代社會最關注的問題。我國經濟、工業處于快速騰飛發展期,受到水質型水資源短缺的嚴重挑戰。因此,合理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對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據統計,我國污水的排放量與城市缺水量大體相當,因此合理再生利用城市污水對維持經濟發展、緩解水資源短缺、促進生態環境逐步恢復和平衡具有重要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意義。
1、污水再生利用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主要策略
在水資源短缺問題日益嚴重的嚴峻形勢之下,污水再生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緩解水資源短缺,又能減輕污水排放對水環境的污染,具有可觀的社會、環境和經濟效益,已成為世界各國解決水危機的主要策略。
2、世界各國污水再利用現狀
對于污水再生利用,國外發達國家在上世紀中期即已開展相關研究和應用。美國是最早開展污水回用的國家之一,早在1950年就利用模型進行了污水深度處理試驗研究,分別在電廠、鋼鐵廠、核電站、生活雜用水、地下水回灌領域進行應用。以色列是節約用水特別是污水回用方面最具特色的國家,該國100%的生活污水及72%的城市污水已經回用,最大規模可達20萬m³/d。污水再生后主要回用于農業灌溉(42%),地下水回灌(30%)及工業及市政等途徑。為了進一步解決水資源缺乏問題,更好地使用回用水,歐盟國家還成立了一個提供污水回用處理服務的國際協會。該協會致力于環境保護和保障國民能享用充足的水資源,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很大的反響。
目前,我國的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取得了一些進展,但總體進展緩慢,還處于剛剛起步的階段。根據中國水網統計數據,到2010年底,全國城市污水處理再生水平均利用率(污水再生利用量/污水處理量)僅為8.5%,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上世紀60年代,我國污水再生利用主要著重于污水灌溉。70年代中期開始開展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的深度處理試驗。1980年以來,包括北京、大連、青島、太原等缺水城市開始污水再生利用的研究和實踐,至今已有很多城市進入污水再生利用的推廣應用階段。從全國范圍來看,水量型缺水的北方污水再生利用比水質型缺水的南方成績更為顯著。
3、開展污水再生利用 順應“十二五”規劃的重大需求
為加快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提升基本環境公共服務水平、促進主要污染物減排、改善水環境質量,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環境保護部編制了《“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其中明確指出“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15%以上”。2013年頒布的國發36號文也明確提出,到2015年,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較2010年底提高逾10%。為順應該重大需求,亟需開展污水再生利用相關研究,為污水再生資源化利用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促進污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協同發展。
結論:
目前,我國整體污水處理再生利用率較低,實際工程案例較少,相應的技術儲備不足。如何提高污水再生利用率,攻克技術難關,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如果能實現污水的有效再生利用,對建設生態文明,堅持可持續發展觀都有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