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讀:湖南糧食集團運用色譜儀等檢測儀器,對“出門上市”的糧油產品進行儀器的“洗禮”,“每批糧油要經過十多個項目的檢測才能進入市場”,如果發現檢測批次的米樣出現水分超標等不符合國標的情況,一律不得上市,并退回生產環節進行處置。
在湖南糧食集團,有一棟四層樓房子,里面擺放著色譜儀等高精尖的儀器。所有從該集團“出門上市”的糧油產品,都要經過這里儀器的“洗禮”,再擺上銷售柜臺。“每批糧油要經過十多個項目的檢測才能進入市場,我們的產品消費者能放心吃。”該集團副董事長張九齡如是說。
將抽樣的100克左右稻谷,放進去殼機里。快速運轉之后,稻米脫殼。檢測人員逐一對大米的水分、長度等進行檢測。在質檢中心物理檢驗室里,工作人員介紹,小米與秈稻谷水分含量要求小于等于13.5%,大米的水分含量按照國家標準應不超出14.5%,如果發現檢測批次的米樣出現水分超標等不符合國標的情況,一律不得上市,并退回生產環節進行處置。除了檢測糧油的物理標指,在這個質檢中心里,還有微生物檢驗室等來把關糧油的衛生指標。該集團的質檢中心建于2013年,耗資近千萬,許多檢測項目在省內領先。在此之前,糧油入市前只進行物理指標的檢測。該集團負責人介紹,消費者和業內人士較難只從外觀上判斷糧油產品的安全性,嚴格的檢測能發現產品內在的不足,防患食品安全風險。
據了解,該集團擁有裕湘、金健、金霞等多個全國馳名品牌。在銷售渠道上,該集團的產品除商超等渠道外,覆蓋全市的66家“放心糧油”店及專柜是其產品的銷售渠道之一。“作為一家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我們有責任通過這些舉措,引導糧油產品安全化,推動消費結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