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吸收光譜儀有哪些常用檢測方法,看完你就知道了[今日資訊]
原子吸收光譜儀有哪些常用檢測方法,光譜儀是許多實驗室都會配備的一種測量分析儀器,可以測量金屬,礦石等物質的成分元素。原子吸收光譜儀是一種性能優秀的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測量時需要用到相應的檢測方法,今天天恒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原子吸收光譜儀有哪些常用檢測方法,一起來看看吧。
1、氫化物發生法
氫化物發生法適用于容易產生陰離子的元素,如Se、Sn、Sb、As、Pb、Hg、Ge、Bi等。這些元素一般不采取火焰原子化法檢測,而是用硼氫化鈉處理,因為硼氫化鈉具有還原性,可以將這些元素還原成為陰離子,與硼氫化鈉中電離產生的氫離子結合成氣態氫化物。
如土壤監測中運用流動注射氫化物原子吸收檢測河流中所含的沉積物汞和砷,經過試驗后,檢出砷限為2ng/L,精密度為1.35%至5.07%,準確度在93.5%至106.0%;檢出汞限為2ng/L,精密度為0.96%至5.52%,精準度在93.1%至109.5%。這種方法不僅快速、簡便,且準確度和精密度非常高,能更好的測試和分析環境樣品。
2、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
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是一種用電流加熱原子化的分析方法。橫向加熱石墨爐解決了溫度分布不均勻的問題。
石墨爐原子化的出現非常之重要,對于火焰原子化有著較為明顯的優越性,與火焰原子化技術對比,靈敏度提高到3到4個數量線,達到了10-12至10-14g的靈敏度,但是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還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重現性還沒有火焰法高,當待測樣品比較復雜時,產生的結果會有很大的誤差。
3、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
目前,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還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方法。因為其對大多數的元素都適用,而且具有速度快,成本低,操作簡單,結果誤差不大的優勢。
在實驗室中,大多采用空氣-乙炔火焰,溫度約為2300攝氏度,并不能完全融化所有元素,所以在后續的實驗中將空氣改為了預混合氧,提高氧氣的含量來使火焰溫度升高。再后來有人提出火焰改為氧化亞氮-乙炔,這種火焰zui高溫度可達3000攝氏度,能有效解決大多數難融元素的問題。
長沙市天恒科學儀器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銷售科學儀器的供應商,提供實驗室分析儀器、實驗室系統一體化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已經與多家世界知名品牌及國內外儀器生產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秉承“守信、務實、卓越、共贏”的核心經營理念。
原子吸收光譜儀的常用檢測方法有氫化物發生法,石墨爐原子吸收光譜法,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計量檢定規程規定有哪些,本文為您介紹【今日分享】》